其实,创业跟造反一样——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。
看一个项目是否靠谱,重要的并不是看它如果成功会有多爽,而是要看它究竟有没有发现「关键问题」的所在,并想办法解决。
那么到底如何发现?
每年开春,都有不少人计划在新的一年,倒腾点什么“新项目”——有人打算辞去原有的工作去创业;有人打算为自己的公司开拓新的业务;还有人在忙着到处寻找项目去投资...
而一旦涉及一个“新项目”,所有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——不确定这个项目是否靠谱。
比如我在春节见的一位老乡,他本来在做水果纸箱的生意——他家的纸箱由于结构的特殊性,非常结实耐用(装在里面的水果几乎不可能出现被压烂的情况),所以很受一些水果商家的欢迎。光靠卖纸箱,其年营业额就有近4000万。
不过,随着现有业务增长瓶颈的到来,他也感到了一丝不安——觉得自己应该寻找新的业务,寻求新的增长。
他告诉我:
那些商家之所以选择我们的纸箱,就是因为终端消费者对我们的包装非常满意。
那既然是这样,我们是否可能跟一些农户合作,把他们的产品贴上我们的牌子,我们自己来做一个水果电商的渠道品牌呢?
其实,在跟我聊这个想法的时候,他也表现出一些迟疑,因为他也明白:2B的生意与2C的生意,完全是两码事。
就拿推广来说:之前他们的生意,基本都是靠地推,那些农户或商家,如果觉得满意,就会持续的大批量购买;但如果做2C的生意,就“卖水果”而言,他们之前的推广经验,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。
换句话说,如果真打算做2C的生意,无论是上游的供应链还是内部的团队,都需要进行大规模变动,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“风险投资”。
其实,不仅仅是我这位老乡,包括我自己也在考虑:是否要去做一个创业项目...
那么,究竟如何才能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靠谱,如何判断它是否值得我们为其投入宝贵的资源呢?
01大市场?刚需?高频?
前段时间,我一直在看一些投资机构或投资人写的文章,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。
而他们最常提到的,其实就是:如果一个项目,它的市场空间很大,并且是刚需、高频的产品,那它的商业价值就很大。
是啊,毕竟市场大就意味着覆盖面广,需求刚就意味着购买概率大,频率高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购买的次数多。
这看上去非常符合投资的逻辑,也是很多人判断一个项目的标准...
不过,只要你稍微想想就会发现:市场上很多项目,其实并不符合这三点要求,但它们依然非常成功。
就拿东阿阿胶来说:十年前的阿胶市场一点都不大,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东西,就更谈不上刚需和高频了。
不过,当时的它(东阿阿胶)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吗?
从现在的结果来看,当然是...别的先不说,光从它十年间能涨价54倍,就足以看出它的增长价值...
那么,问题究竟出在哪?难道那些投资机构的逻辑是错的?
其实,(大部分)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,并不适合普通的创业者。
因为对于专业的投资机构来讲,它有非常高的“投资容错率”——假设一共投资了10个项目,最终只有1个成功,那可能也算是成功的。
但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,根本就没机会尝试这么多(失败的)项目...
另一方面,投资人口中的“大市场,刚需,高频”,其实就相当于大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,上面写的“重点毕业,成绩优异”等条件。
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聘者,的确更有可能是优秀的人才,但这些「外周条件」与应聘者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,并不存在「本质」上的关联。
毕竟,大公司的1个岗位,可能会面临1000个应聘者的相互竞争,为了提高筛选的效率,就不得不提出“重点毕业,成绩优异”等条件,否者面试官哪有这么多时间...
上一条:沈阳自嗨式创新,让舌尖3彻底崩盘!餐饮人从中能学到啥? 下一条:沈阳麻辣同学餐饮与美团点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! |
公司地址:成都市高新区吉泰路88号香年广场T2-2106
联系电话:19180574115
联系电话:19180574115